• 微信微信
  •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 当前位置:首页|党的创新理论|正文

    让崇清成为一种风尚(人民论坛)

    发布时间:2013/1/9 9:00:00

    清风长拂,清气长存,是人们的呼唤。清白人生,清平世界,是人们的向往。让常驻人间,让崇清成为一种风尚,自会带来政清人和,海晏河清。

      万事万物,一旦与清一致,则别有一番情致。清风徐来,清波不兴,令人神往;清茶一杯,清气缭绕,品性自现;清醒头脑,清心寡欲,实属难得;清新文风,清逸笔调,可堪美文;清纯之气,清淡之味,自成格调。即使清高之人,清雅自赏,也令人敬佩;纵使清闲在家,清净自守,也令人羡慕。相反,一旦与清背离,目标不清楚,思路不清晰,做人不清白,为官不清廉,必然浑浑噩噩,浑浊不堪。

      人的生存是第一位的。清澈的水、清明的天、清爽的环境,都离不开清洁发展。地沟油毒胶囊三聚氰胺奶之类,破坏性开发、过度消费、严重浪费之流,只会让人想到一个字。在自然生态和人类健康面前,如果不崇尚,就会污染空气,贻害子孙,更与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相违背,必然遭人唾弃,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里。

      不求人夸颜色好,但求清气满乾坤。如果说在生态环境面前,崇清是一种生存需要,那么在人文、社会和政治面前,崇清则是一种价值体现,一种信仰坚守,一种精神追求。

      方志敏在《清贫》中写道: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言语振聋发聩,荡气回肠。清贫精神是一个人甘于清廉、乐于艰苦的崇高品格,是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浩然正气。面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各种文化的激烈碰撞和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每个人都应澄清思远,激浊扬清,经常仰望方志敏等前辈们用人格和情操铸就的清贫丰碑,从欲望中解放出来,放弃多余的物质追求,过过洁白朴素的生活,体验心灵的丰盈充实,追求广阔的精神空间和风雅之境。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像高洁的莲花那样出污泥而不染,是一种崇高的境界,也是对为官者的基本要求。郑培民有句名言:中国百姓历来喜欢清官,一个政治家及其亲属在经济上是否清白,是他能够获得公众拥护的主要因素。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做到时时清白、事事清白,生前清白、身后清白,才能赢得百姓夸奖,获得青史留名。

      清则心境高雅,清则正气充盈,清则百毒不侵,清则万众归心。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三清目标尽吹清新中国之风,宣示党心,深孚民心。

      源澄而流清,源浑而流浊。所有的清,最根本的在于人的清,在于清者志之清远、性之清淬、品之清正。否则,不崇清,不褒清,不守清,只能换来污浊的人生。

      清,求之不易,守之维艰。正所谓,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多栽莲藕水自清。常受清水洁流的浇灌,心灵之花才不会枯萎;常有清风正气的熏陶,生命之树才会葳蕤生长。每个人尤其是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才能让清气充盈生命的价值,让清风吹拂生活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