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十八谈映象版 济源篇
愚公故里济水之源
济源,因济水发源于此而得名。历史上,济水浩荡,渎流入海,奔涌着6000年中华文明的厚重。济源还是愚公的故乡,一个移山的传说,在这里代代相传。
今天,济源是朝气蓬勃的工业城市,是中国最大的铅锌基地,河南省重要的钢铁、能源、化工、机械制造基地;是独具魅力的山水城市,南太行、沿黄河生态旅游城市;四通八达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使这里成为沟通晋豫两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大潮中,昔日搬走太行、王屋二山的愚公子孙们正在续写生命不息、挖山不止的传奇。以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化率等多个河南省第一,演绎一个小市的大变化。
主持人:各位好,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河南电视台的大型时评栏目《建设中原经济区走好“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十八谈”映象版》,我们今天要一起走进的这座城市是济源。接下来邀请我们今天的两位嘉宾:济源市委书记何雄和市长王宇燕,欢迎二位。
何雄:主持人好。
主持人:书记好,市长好。
何雄:大家好!王宇燕:你好,主持人好。
主持人:来,二位请坐。中原经济区现在已经是国家战略了,我们在做“十八谈”的过程当中,也在和不同的城市在交流,每一座城市都在找自己的新定位,那么济源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呢?何雄:我们就是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来推动“三化”协调发展,建设中原经济区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市。
主持人:那为什么要把这个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市当做自己的定位?何雄:我们济源市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水平比较高,分别超过了80%和50%,我们的人均生产总值、人均财力、人均收入水平也位居全省的前列,2005年就被确定为全省的城乡一体化的试点市,但是我们感觉到,在建设中原经济区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对照“三化”协调发展的要求来看,我们济源城乡的差距仍然明显,工农发展的矛盾依然存在,那么需要用深入地推进城乡一体化来促进“三化”协调发展,走上一条科学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
主持人:那我们具体的做法呢?市长。
王宇燕:我们归纳为六个一体化,主要指规划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要素配置六个一体化。总体上讲,就是一体规划、统筹发展。
一、规划布局一体化
主持人:我们首先要讨论的内容一定是科学的规划,科学的规划是我们下一步来探讨所有内容的一个大前提。那这个科学的规划有哪些具体做法?
何雄:六个一体化首先是统筹城乡的规划,就是要把城乡发展的目标,产业、人口的规模布局,还有基础设施的建设,一体化来考虑。我们过去做规划有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就城市规划建设城市,就农村发展农村,规划它是“两张皮”的,那么就很难做到统筹城乡的发展。
主持人:那现在所说到的这个科学规划,具体的规划是什么呢,王市长?
王宇燕:我在大屏幕上给大家解释一下。
主持人:来,我们看一下。
王宇燕:我们按照“全域济源、一体发展”的理念,对全市1931平方公里进行了统一规划,我们规划了一个中心城区、三个城市复合组团、三个中心镇和四十二个新型农村社区。
我们主要是抓住这样一些重要的节点,来推进全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主持人:好,谢谢,市长给我们做的这个介绍。所以是几个层面,从这个中心城区来讲,咱们先来面对问题吧,好不好书记?就说目前您觉得,咱们这个中心城区在发展的时候,面对的最大问题可能是什么?
何雄:最大的问题是人气不足,城市的承载能力和综合的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
主持人:这个问题怎么办呢?市长。
王宇燕:这些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开发和建设,一方面,我们是加大公共服务功能的建设,先后建成了文化城、篮球城、图书馆、科技馆等一大批公益设施,这样也提高了我们城市整个的文化服务功能。另外一个方面,我们根据中心城区三产服务业发展滞后的情况,我们规划编制了《服务业发展规划》,启动了《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我们已经开始建设中心商务区和特色商业街,我们决心要用较短的时间,尽快把我们中心城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提高上去。
【导视1】
着力城乡一体化,推动“三化”协调发展,济源如何布局谋篇?
何雄: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我们一个重要的抓手来推进。
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济源怎样持续推进?
王宇燕:向我们的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延伸。
主持人:这是这个中心城区,另外一个关键节点,还谈到了新型农村社区,这个新型农村社区,和以前我们经常说的另外一个概念,叫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里面的这个新农村,有没有区别?
何雄:从字面上看,新农村和新型农村社区……
主持人:差不多。
何雄:好像差不多,本质上完全不同,新农村,他还是一个村的概念,那么村都是自然经济的产物,那么新型农村社区呢,他是……主持人:社区的概念。
何雄:他是经过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配置,他已经纳入了城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节点。从产业的角度来讲,新农村的农民他还是要以务农为主的,那么他的生产方式没有发生转变,新型农村社区呢,他们主要土地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的经营,就业增收的渠道大大地拓宽了。那么从生活方式来讲,新农村他是自然经济下形成的分散,这个时候这个水、电、路、气,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很难覆盖和延伸,那么和城镇就有很大的区别。那么我们现在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他的目标是基础设施要实现同质化,公共服务要实现均等化,那么这个之间和城镇之间基本上没有差别。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产权上的同等化,农民他有房子有土地,但是没有产权,新型农村社区通过确权,通过赋能,社区的这些居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他有自己的产权。社会管理上也是不一样的,新型农村社区我们把他纳入了城市社区统一化的网格化的管理,进行了公共服务,我想这两者之间,就是本质上的不同。所以我们的工作摆布当中,就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我们一个重要的抓手来推进。
主持人:我们今天也请到了济源市城乡一体化办公室主任姚安平。欢迎姚主任,您好,姚主任,我们的这个新型农村社区和其他的地方相比,有什么特点?
姚安平:我们在规划的时候就把它布局在交通的节点上,这样可以拉近城市和农村的距离。济源最远的新型农村社区到市区也用不了半个小时。
主持人:就是距离上很近?
姚安平:很近,对,相当于大城市郊区。并且我们是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去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让农民进社区之后,可以享受和城市社区居民同样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
主持人:谢谢,谢谢,请坐。市长,当时市里面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这么来布局?
王宇燕:我们连续十几年来,一直推进农村的洁化、道路的硬化、路灯的亮化、生态的绿化和环境的优化,但是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他的生活的需求也多样化,现在大家已经不满足于在村子里仅仅是干干净净过日子,同时他们也希望污水能够集中处理,也希望有空的时候看看电影,逛逛商场,但是这些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
主持人:满足不了。
王宇燕:都满足不了,所以我们就把老百姓这些需求,统一地规划,纳入新型农村社区中,这样老百姓就能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主持人:其实我们记者在济源采访的时候,就专门针对这个新型农村社区的问题进行了一个小小的调查,就发现当地的很多农民不觉得自己是农民的生活,觉得自己已经是市民生活了,现在跟着我们记者的视线,我们去济源的新型农村社区去看一下。
【短片2:新社区新生活】
【解说】今年29岁的徐庆丰,是济源市轵城镇阳光苑社区居民,虽然出生农村,但是每每和城里的同事聊天的时候,小徐都有一种自豪感。
【同期】济源市轵城镇阳光苑社区居民徐庆丰现在我们家是四五口人,住的是150多平米的,四室两厅的,显得比较宽敞。
【解说】这就是小徐引以为豪的房子,宽敞明亮,水、电、气、暖齐全。
【同期】济源市轵城镇阳光苑社区居民徐庆丰
连装修带家电总共花了十多万块钱,这其中老宅基地流转出去,补贴了一部分,自己又掏了五六万块钱。
【解说】社区里,医疗所、图书室、活动室、便民超市、健身广场、老年公寓一应俱全。小徐现在在当地的一家企业上班,家门口就有通往企业的公路,坐车几分钟就可以到达。
主持人:这个社区很明显是感觉生活得很舒服,但是王市长我有一个问题,就是咱们现在所有的新型农村社区都能按照这个标准吗?王宇燕:是,现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中,我们严格按照“1+10”的标准来进行建设,这个“1”就是每一个新型农村社区里面都要设立一个党支部,这个“10”就是配套社区的综合服务功能,比方说高标准地建设便民超市、便民服务中心,我们的文化室、阅览室、警务室、医疗室,包括老年活动中心,等等,那么这样的话,就是让老百姓住进社区以后,使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一样地丰富多彩。
二、基础设施一体化
主持人: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当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题目,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民的生活状况一定要和他们的基本生活条件联系在一块来考量,交通怎么样,医疗怎么样,孩子怎么样,老人怎么样,要综合考虑,我们现在请济源市住建局的局长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来,欢迎王局长。
王四战: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济源市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提升,现在我们是镇镇通高速,组组通硬化路,我们建立了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的城乡垃圾处置体系,同时,我们的农村的宽带和光缆实现了全覆盖。
主持人:农村现在宽带也全覆盖了吗?王四战:对,全覆盖了,就是我们的老百姓现在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全世界实现无线沟通。
主持人:好,谢谢王局长给我们做的介绍。如果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当中,基础设施的硬件做不到,那么所谓的城乡一体化就是一个空谈。现在到底济源的这个基础设施建设怎么样?
【短片3:基础设施改善带给农民的幸福】
【字幕(下同):8:00王虎社区】【画面:狄姣霞拧开自来水龙头】【居民狄姣霞】以前,吃水都是在山里边挑水吃,一急了就是抢水吃,现在不一样了,自来水都铺到家门口了,一拧开水龙头就有水了。
【9:10龙祥社区】画面:翟小景坐上公交车。
【居民翟小景】以前公交车少,坐车不方便,得等好长时间,现在公交车多了,半个小时一趟,去城里来回可方便了,办啥事的不耽误事。
【9:50大峪社区】画面:李政文在医务室看病。
【居民李政文】像我们有个头疼脑热,直接来本村的卫生点看,都不需要往大医院去,到这里服务态度又好,开的药又便宜,对老百姓确实是个特好的事。
【10:30寺郎腰社区】画面:石德文开三轮车去地里。
【居民石德文】以前我们种大葱,上地都很困难,收了以后需要运一里多的路,才能到大路上装车,现在水泥路修到了地头,我们直接在地头就可以装车运往市场。
【12:00涧南庄社区】画面:卢新芝打开沼气做饭。
【居民卢新芝】现在用那沼气,又干净又快,非常省气,非常好。
【16:00乔庄社区】画面:郭飞带着儿子在游园里锻炼。
【居民郭飞】走走逛逛,锻炼锻炼身体,空气也新鲜,在这儿生活和城里面比没啥两样。
【17:10滨湖社区】画面:孔庆弟将垃圾放在了门口。
【居民孔庆弟】我们垃圾环卫工人,拉着垃圾运到外面(集中)处理,我们的大街搞得真是干干净净。
【19:00梨林社区】画面:赵功朝在文化大院拉二胡。
【居民赵功朝】唱一唱、喊一喊,现在生活条件都非常好,心里面相当舒坦。
主持人:但是咱不能光说方便,咱们现在这个城乡一体这个基础设施建设还有什么问题?
何雄:济源山区面积占到81%,我们528个行政村,分布的非常分散,那么农民的收入提高以后,他们不仅仅满足于通上水,通上电,通上路,他们希望用上气,供上暖,尤其是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他到城镇和产业集聚区去就业或者务工以后,那么他们习惯有淋浴,有抽水马桶的这种生活,现在回到农村啊,他就感觉到不适应。
主持人:这些问题怎么解决?王宇燕:现在我们重点就是把基础设施向我们的城市复合组团、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延伸,这样的话,也会加快一些分散的人口往这些地区来集聚。我们配套建设供暖、供水、污水集中处理,然后实现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从而使我们的这些规划的新型农村社区,尽快地把我们分散居住的这些人能够集聚起来。
【导视2】
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济源怎样为农民开辟就业门路?
何雄:还是要用产业一体化的思路去解决。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济源怎样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
王宇燕:显山、露水、见林。
三、产业发展一体化
主持人:但是在城乡一体化的这个过程当中,实力也很重要,而现在在考察一个城市的实力的过程当中,毫无疑问首先要考察的是产业,那咱们现在济源的产业怎么样?产业实力怎么样?
何雄:那么我们具备这样的实力,济源的工业化起步很早,那么我们是因工业而兴,因工业而强。我举几个例子,中国企业的500强,我们济源占了两席,河南企业的100强,我们占了6席,但是,我们也感觉到还有问题。
主持人:什么问题?
何雄:主要的问题,就是布局分散,集聚、集约、集群发展的程度不高。再一个,就是结构偏重,资源、能源的消耗比较大,资源可持续支撑的能力不足。还有一个就是产业的层次偏低,处在产业链的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
主持人:我们解决问题的着力点是什么?
何雄:我们刚才讲六个一体化,还是要用产业一体化的思路去解决,产业一体化啊,关键是要集聚,核心的是要转型,那么重点是要融合,把传统产业要做长做强,新兴产业要招大引强,同时要加快服务业的发展。
主持人:那这个产业一体化要集聚,对于咱们济源来说这个产业是怎么个集聚法,王市长?
王宇燕:由于我们地域面积有限,包括我们整个的环境容量。
主持人:都不够大。
王宇燕:我们就引导我们的工业项目出城上山,
主持人:企业要出城,要上山。
王宇燕:对。我们规划了三个产业集聚区,分别在玉川、虎岭和高新,这三个产业集聚区。通过实施“工业出城、项目上山”,我们一举实现了多赢,从企业的角度上来看,他的发展空间拓展了,经济结构调整了,企业规模也做大了,对农民来说,我们附近的这些农民进厂务工也方便了,就业渠道也拓展了,那么从城市建设上来看呢,工业出城以后,为三产发展预留了空间,那么应该说从“工业出城、项目上山”的这个项目实施,我们济源现在全域实现了优化。
主持人:其实在城乡一体化的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反复强调产业是基础,是不是他们企业一旦到了那些地方,也方便那些地方的农民的就业?
【短片4:联创就业】
【记者出镜】我现在是在河南联创化工的生产厂区,这个年产30万吨聚氯乙稀树脂、销售收入达31亿元的企业,是济源市最早实施“工业出城、项目上山”的企业之一。
【解说】35岁的郭亚军是联创化工的叉车司机,他的家就在附近的休昌村。
【同期】郭亚军河南联创化工有限公司叉车司机厂里面效益也可以,我这一个月现在大概就是两千多块钱。
【解说】郭亚军告诉我们,以前联创化工没有在这里建厂时,他和村里的年轻人都靠在外面打短工挣钱。
【解说】如今,村里的500多位年轻人都在联创化工找到了就业的岗位,生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同期】郭亚军河南联创化工有限公司叉车司机以前村里面私家车很少,现在也不少了,有好几十辆,经济收入都上来了。
【解说】在济源,一大批像联创化工这样的企业进入到荒山荒坡上建立的产业集聚区,使农民就地、就近转化为“产业工人”、“农业工人”,实现了“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
主持人:刚才我们谈到的像联创化工,它算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在城乡一体化过程当中,在解决农民就业的问题当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新兴产业怎么样?
何雄:那么我们发展新兴产业,就是要招大引强,就是要通过龙头企业的引进,来加快承接产业的转移,那么我们加快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食品加工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比如说我们今年就成功地引进了世界500强之一的富士康,那么它既是新兴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那么今天我们济源市服务富士康项目建设办公室的主任李沿海也到了现场,可以请他给大家介绍一下。
主持人:好,欢迎李主任。到什么程度了?
李沿海:主持人好,我们这个富士康项目今年3月24号在郑州签约,4月5号开工,用工是3.7万人。
主持人:员工的待遇收入怎么样?
李沿海:员工现在除了交纳五险一金之外,普通员工的工资在2100元到3000元之间。
主持人:现在当地反映怎么样?
李沿海:当地老百姓反映非常好,因为拉动了就业,再一个,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同时也促进了济源经济社会的发展。
主持人:好,谢谢,谢谢李主任给我们介绍情况。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当中,农业的事咱们也不能误,今天我们现场也请来了济源市农业局的局长,来,让我们掌声欢迎。
杨型光:主持人好,我是济源市农业局局长杨型光。
主持人:在城乡一体化的这个过程当中,咱们农业局得干点什么?
杨型光:一方面我们在平原地区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确保粮食自给自足,略有剩余。去年,粮食种植面积60万亩,产量突破两亿公斤,实现了“九连增”,一方面,我们的山区丘陵地带、城郊区,规划了四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副产品加工,促进了农业和“三产”的融合发展。目前,我们初步形成了坡头的薄皮核桃、王屋的烟叶、克井的冬凌草、玉泉的蔬菜大棚和畜牧养殖业五大产业。
主持人:谢谢请坐,我现在就明白了,济源是从产业布局的角度来做这个大的统筹。
何雄:对,我们在实现工业和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还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实现三产之间的相互融合,比如说我们王屋镇的五里桥村的张礼全,他在自家院子里头办起了“农家乐”,在山坡上搞了个采摘园,就实现了一产和三产的融合发展,他今天也到了现场。
主持人:好,张礼全。
张礼全:你好主持人,我叫张礼全。
主持人:最近生意不错吧,兜里面的手机从录像到现在,一直响个不停,就是您家现在是有什么“农家乐”。
张礼全:对,我家有“农家乐”,这是我的名片。
主持人:您还有名片呢,好,谢谢谢谢,礼全居老店,您怎么还有俩手机呢?
张礼全:对,一个是联通的,一个是移动的,两个都是24小时开机。
主持人:两个都是24小时开机。
张礼全:对。
主持人:所以我们在录像的时候,我反复告诉您关机,反复告诉您关机,就一会儿就唱起来,一会儿就唱起来,您生意好到什么程度啊,还24小时开机,还俩手机。
张礼全:生意相当好。以前我是农民,现在自从经营“农家乐”以后,我这个身份变了,客人都喊我老板,一张名片也起一个广告作用。
主持人:刚才那几个电话找您,都是要订餐的?
张礼全:对,就是。
主持人:生意怎么样咱们那儿?张礼全:生意相当红火。
主持人:您别老相当的相当的,您给我们具体点,多相当吧?
张礼全:具体就是,基本一般都是到周末吧,你要是不提前打电话,那是根本都订不上餐的。
主持人:除了这个不是还有采摘吗?
张礼全:有采摘园,我们采摘园里面有核桃、苹果、桃子,光桃子的品种就有五六个。
主持人:多大面积啊?
张礼全:光我们那边有个一二百亩吧!
主持人:那这个采摘是不是生意也不错?
张礼全:相当不错。
主持人:您别老相当,多相当啊?您帮我算算账,比方说采摘的旺季能挣多少钱啊?
张礼全:一般采摘的旺季,一斤桃子就是两块钱吧!
主持人:一斤桃才两块钱啊?张礼全:对。
主持人:得涨价,我给您说,我给您分析一下,第一,您以为他去买桃去了吗?不是,他是体会摘桃的乐趣,您别觉得他帮您摘桃了,您得说我把摘桃的机会卖给你,他给咱家摘桃,咱还得收他的钱,不给他钱还得收他的钱,城里人有这乐趣,两块钱太便宜,后面加个零,20。老张的联系电话是15093709068,济源市王屋镇五里桥村,这礼拜没事大家就去,桃20一斤,然后欢迎大家边采摘,边体会采摘带给您的生命的改变。所以一会儿您关一会儿手机,您把您的手机关了,不耽误您做生意,我这儿把价给您提上去了。
张礼全:谢谢。
主持人:谢谢老张。请坐。和老张对话是相当的快乐。
四、生态环境一体化
主持人:咱们刚才说到布局的一体化,说到城乡的一体化,产业的一体化,那么接下来,那该说生态了吧,该说咱们的环境了吧?生态对于咱们济源来说是个什么概念,书记?
何雄:生态环境是“两不牺牲、三化协调”的重要方面,我们济源是一个以工业化为主导的这样一个城市,所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怎么样统筹好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我们历届市委、市政府班子持续探索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主持人:具体有一些什么样的做法?王宇燕:我们沿着科学发展的这样一个理念,围绕打造济源市精品宜居这样一个城市的目标,按照“显山、露水、见林”的生态建设理念,整个城市贯穿了四条河流,我们就设计了一个“四水绕城、多湖点缀”的生态景观建设系统,同时我们还沿着沿山、沿水、沿路建设大的生态廊道,使我们整个生态环境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改善和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宜居程度也不断地提高。那么在广大的农村呢,利用冬春的农闲季节,大量地推进植树造林、农田水利建设、土地开发利用的综合整治,通过城乡联动,我们实现了城乡生态系统的一体化推进。
主持人:河特别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风貌,我们通过短片一起去看一下。
【短片5:湨河的变迁】
【解说】正午的阳光照射在湨河上,闪烁出粼粼波光。
宁静的河面上,一支鱼漂突然晃动起来,56岁的王世堂手腕一抖,一条五六两重的草鱼被拽出了水面。把鱼放进鱼护里后,王世堂打开了话匣子,和记者聊了起来。
【同期】记者在这河里钓到的鱼多吗?
【同期】济源市滨河社区居民王世堂
王世堂:多,一天喂个窝,起码能钓个三四斤。
【解说】王世堂的家就在湨河岸边,几十年来,他亲眼目睹了这条河的变迁。
【同期】济源市滨河社区居民王世堂六七岁的时候,这个河水相当清,特别清,有鱼有虾还有螃蟹,基本上中午洗洗澡,一摸就是大半盆鱼。熬个汤,全家人高兴得跟啥一样。
【解说】然而,上游化工厂、造纸厂以及城市污水的无序排放,把这里搞得臭气熏天、污浊不堪。湨河水脏了,鱼也没了。
【同期】济源市滨河社区居民王世堂那水呀,可臭可臭,好远就能闻到,我们村里的压井,压上来的水就是臭的。
【解说】2003年以来,济源市将湨河和周边环境的治理纳入到城区规划改造和工业发展格局中,先后投入了近两亿元的资金,对湨河沿岸的企业和居民生活区的废水进行治污处理,同时对河道两岸进行绿化。如今,昔日的荒河沟已成为济源市最长、最美的城市景观带。
【同期】济源市滨河社区居民王世堂现在这个环境看得人心情舒畅。现在你能出来钓个鱼,咱这风景吧,咱这两边的景,都能看到,男女老少,有唱戏的,有唱歌的,有弹琴的,有谈恋爱的小伙子们,还有拍婚纱照的。
主持人:大爷说的有问题,怎么光有谈恋爱的小伙子们呢?怎么也得有姑娘们啊?不是光一条河的变化,就是整个,现在咱们济源生态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规划?
王宇燕:目前我们有几个数字,我给你介绍一下,就是我们全市出境断面的水质监测达标率达到100%,全市的林木覆盖率达到52.24%,我们城市的绿地覆盖率达到40.8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26平方米,我们城市的空气质量连续五年在河南省环境质量良好城市行列。
主持人:确实,一个河的改造,对于一个城市对生态的态度,这能够非常明显地彰显出来。
【导视3】: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济源从哪些方面探索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路径?
何雄:七个方面做了完善统一的探索。
济源推进城乡要素配置一体化,怎样让农民从中受益?
王宇燕:就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五、公共服务一体化
主持人:那么接下来的一体化,毫无疑问,我们应该讨论的就应该是公共服务了。
何雄:公共服务啊,它涵盖的内容包括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多个方面,那么我们现在讲的这个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呢,实际上就是说城乡的居民,他们享受的公共服务要均等化。我们这些年,在公共就业的扶持,社会保障、教育经费的补助,包括退役士兵安置,七个方面做了完善统一的探索。
主持人:这些年说实话,济源在公共服务的城乡一体化方面做了很多的事情,我们通过短片一起去看一下。
【短片6:济源:打破身份限制医保城乡一体】
【解说】躺在济源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里的这个病人叫李小玲,是济源市御驾居委会的居民,因为糖尿病综合征已经是第三次住进了医院。李小玲第一次住院时,因为新农合报销额度小,沉重的医疗费用给家里人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同期】李汉章李小玲丈夫钱相当紧,到处凑的,还都还不起。
【解说】到了2011年8月,济源市将原来城镇居民医保政策与新农合政策整合为没有城乡区别的同一个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这让李小玲一家在无奈之余有了新的选择。
【同期】吴珍李小玲儿媳买了城镇医保,然后,我妈第二次住院时费用都花到12万多,实际上,现金才交了3万多,减轻了很大一部分负担。
【解说】新医保政策的实施,对于李小玲这样的家庭来讲,无疑是雪中送炭。然而,不幸的是,今年56岁的李小玲,由于突发性的脑溢血,再次住进了济源市人民医院。
【同期】李贞贞李小玲女儿这是第三次住院了,每天都花1万多,因为有了新政策,要不是这,都不知道该咋弄了。
主持人:城乡的这个医保一体化,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是能够感同身受到的实惠,感同身受到的好处,今天现场我们请到了济源市人社局的局长,来,让我们掌声有请。
冯正道:你好,主持人。实际上这个政策的核心就是通过城乡医保一体的接轨,打破了城乡之间的不均等、不平衡。
主持人:把这个农民和市民之间的差别给抹平了。
冯正道:对,就是城乡居民你可以自由的选择,灵活的选择,这样可以让我们老百姓实现人人公平地享有,人人可以得到公平。
主持人:好,谢谢。市长,刚才局长说到人人公平的享有,这句话很重要,因为公平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如果你要是不公平,那是能够很深刻地感受到的,所以,在这方面,包括我们做这个城乡医保的一体化的政策,其实也是希望在公平方面有所突破的政策。
王宇燕:是的,我们在公共服务方面、在城市保障方面,我们集中财力做了不少的工作,但是与群众的要求和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希望在统一城乡最低生活标准的发放,统一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包括进城农民能不能像城里人一样享受住房公积金政策覆盖范围等方面,我们现在正在拿方案,我们希望能够积极探索,还想大胆实践。这些方面省里也非常支持我们。
主持人:其实说到公平,公平真的是很多方面的,比如说,我现在手里面有一份《人民日报》,这份《人民日报》是今年的7月3号的报纸,其中有这么一篇文章,叫《城乡一体化中的“征兵样本”———河南省济源市兵源征集同义务同待遇》,这个做法,也受到了中央军委首长的高度重视和肯定。
【短片7:城乡一体化的“征兵样本”】
【解说】2010年11月底,上级分配给河南省济源市的征兵任务是780名,但报名的还不足300人。
【同期】河南省济源市坡头镇留庄村民兵营长李东风孩子们不是不爱国,而是心理落差大。城市户口的兵回来以后,还安排工作,就是不安排工作,还给5万元补助金,农村户口的兵回来以后,不安排工作,只给4000元优待金。
【解说】为了消除“城市兵”和“农村兵”的待遇差距,济源市出台《关于城乡士兵同义务同待遇的意见》,全部取消“农业户口义务兵”和“城镇户口义务兵”的性质划分,所有士兵均享受同等的退伍待遇。文件下发短短一周,征兵工作就出现了“拐点”,适龄青年的入伍热情不断提升,报名应征人数激增至2200人,在济源3所大专学校里,就有236名学子与人武部签订“入伍协议”。
【同期】济源市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金江飞从我们个人角度来说,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打个人的小算盘,而是从(征兵)政策中,体会到了社会的公平,也看到了自己以后发展的大好前景。
【解说】“热传递”效应不仅涌流校园,也洋溢在“济源兵”心头。不久前,济源市人武部对60名本地籍士兵问卷调查,99%的战士表示,这一新政暖军心、鼓士气、解远忧,表示要在部队安心服役、爱军习武,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乡。
主持人:济源市人武部政委吕伟今天也在我们的节目现场,让我们欢迎吕政委。吕政委,刚才咱们说到的这个同义务、同待遇,在咱们济源现在主要有哪些方面的表现?
吕伟:我们征兵中的同义务、同待遇这个改革,是我们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的步骤。第一,就是取消了农村户口义务兵和城镇户口义务兵的性质上的差别,同样享受什么呢?就是优待金和自谋职业的优抚金。
主持人:这是第一,第二?吕伟:第二,就是行政事业单位每年要拿出10%的名额,预留给退伍的士兵,就是城镇的兵也好,农村的兵也好,同样享受这个报考的优惠政策。
主持人:退伍安置方面是一样的。
吕伟:对,一样的。
主持人:好。
吕伟:第三点呢,就是不论是农村兵还是城镇兵,在就业和扶持就业方面,同样享受政府的一些政策,比方说政府免费为他们技能培训,免费为他们提供了公共的就业服务和税收的优惠政策。
主持人:好,谢谢谢谢,谢谢吕政委,吕政委请坐。
刚才你看,咱们说到医保,说到征兵,其实都讲到的是怎么能够尽量地减少差距,尽量地提升我们公共服务的标准,提升公共服务的品质。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公共服务一体化的例子?咱们的教育怎么样?
王宇燕:我们济源的教育也是公共服务方面的一个亮点,现在无论是农村的子女、还是外来务工的子女进城,都能够和城市孩子一样,享受到均等的教育资源。
六、要素配置一体化
主持人:咱们说到了那么多的一体化,现在最后就该谈到了一个,我觉得也是特重要的事,就是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这也是我们一体化当中有可能触碰的一个难点吧。
何雄:对,要素配置一体化非常关键,我感觉到核心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城乡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和信贷金融体系。
主持人:这3个层面里面,我觉得现在大家最容易关注的,应该是农民的这个产权问题?
王宇燕:现在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差别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民眼里头,最金贵的是土地。
主持人:对。
王宇燕:家里最大的财富是家里宅基地上的房子,现在我们就是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使农民手中的土地和房屋由固定资产向流动资本转变。
主持人:具体有一些什么样的做法?
何雄:首先是确权。今年年底以前,我们要完成对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的确权,然后,同时要加快农村经营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上房屋所有权的确权。那么第二步就是赋能,我们要建立统一的有序的交易的市场,使我们这些产权能够抵押,能够担保,能够转让,能够继承。
主持人:这样的方法到底对于农民来说,能不能得到实惠?今天我们请到了济源市克井镇的朱文,来听一听朱文的事情。
朱文:从我父亲开始,就承包了荒山、荒地,开始植树造林,后来发展到1000多亩林地,我就决心要在1000多亩林地上打造一个林海公园,发展生态旅游。但是这个资金比较缺乏。当时我也想了许多办法,可是这么大的资金数目,必须通过银行贷款,要贷款就必须得有抵押。后来进行了林权改革,我这个林地作为资产,不仅能够继承、转让、买卖,而且能作为抵押。找到了银行以后,顺利地贷到了900多万,办起了林海公园。
主持人:怎么样,效果怎么样?
朱文:社会效益非常好,经济效益也可观吧。城里人星期六、星期天都到那里度假。
主持人:明白了,好,谢谢,谢谢朱大哥!谢谢朱大哥给我们讲他这个林海公园的事儿。像朱大哥用贷来的900多万作为启动资金,开始做这个林海公园,拿林权作为抵押。
对于咱们的未来的设计来说,有启发吗,市长?
王宇燕:这实际就是我们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一个课题。那么我们政府也想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想设立一些政策性的担保基金公司和担保贷款的这样一个中介公司,同时也想降低一下银行的贷款风险。同时,我们也大力地引进和建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使我们的金融组织再更多一点,金融创新的产品更丰富一点。这样更好地哺育我们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
主持人:我们今天听到的是济源的城乡一体化的“六个一体”,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来评价济源的做法,我们来听一下著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的观点。
厉以宁:城市化在济源市,主要是把老城区原来的工厂向外迁,迁到工业新区去,把老城区变成一个居民区、商业区、服务区,这样的话,生活质量可以提高。第二部分,新城区,是城镇化带动工业化的地方,把新兴产业,把外面来投资产业转移的和新建的企业放在这里,这里也有居民,可他的居民已经是跟城市融在一体成为城市居民。包括农民工进城,如果在这个地方做工的话,他们也就转为城市居民了。第三部分,生活在新社区的农民,在政治权利上跟城市是一样的,公共服务又到位了,而且社会保障一体化了,这就是中国的城镇化。我觉得这个是对济源来说,城乡一体化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在城乡一体化方面创造了经验,我想不仅对中原经济区有用,而且对中国很多地方可以做参考。
主持人:厉以宁先生点评非常精彩。我们今天在讨论的过程当中也一直在说“六个一体化”,市长,最后您能不能用很简单的话给我们概括一下,“六个一体化”,它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王宇燕:我们的规划布局一体化,突出的是全域,基础设施一体化我们强调的是同质,产业发展一体化我们讲的是融合,公共服务一体化我们讲的是均等。那么我们的生态环境一体化呢,讲的是宜居,要素配置一体化呢,强调的是同权。
主持人:济源已经有7年的探索和尝试了,所以如果书记给做一个概括,您对这7年的尝试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何雄:7年以来,我们经历了四任的市委、市政府班子,但是我们始终持续地把城乡一体化作为主战略,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谋发展,通过深入地推进城乡一体化,来缩小城乡的差距,促进“三化”协调发展,引领全市人民走上一条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理解这就是科学发展,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济源的生动的实践。
主持人:济源是愚公故里,包括我们在这儿摆的雕像都是愚公的雕像,愚公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愚公移山的精神,不怕每天干的事小,但是加在一起,能够成就一个大事。济源的“十八谈”,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济源在讲一件特别简单的事,这件事就叫城乡一体化。但是济源又在讲一件特别复杂的事儿,因为城乡一体化对于中国的很多城市来说,都是一个未解的难题。我们也希望通过济源的经验,能够给河南的很多城市,同时给中国的很多城市提供经验。最后我有个提议,市长、书记,领着我们济源的市民,咱们念念《愚公移山》,再给大家提提劲儿,好不好?
何雄:好。让我们一起诵读《愚公移山》。
【短片8: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来源:济源日报)